图片
和人相处久了,你就会发现,一个人有没有本事,其实挺容易看出来的。
没本事的人,就像纸老虎,外表看着唬人,实际一戳就破;而真正有本事的人,就像深埋地下的宝藏,不轻易显露,却有着无尽的能量。
真正有本事的人,懂得“弯腰”。
这弯腰可不是懦弱,而是一种智慧和格局。
就像成熟的麦子,越是饱满,头垂得越低。
他们不会因为一点小成就就沾沾自喜,也不会为了面子而强出头。
面对他人的质疑和批评,他们能虚心接受,因为他们知道,这是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机会。
这种“弯腰”的姿态,让他们能不断吸收养分,茁壮成长。
他们的“狠”,狠在骨子里。
这种“狠”,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。
他们不会给自己找借口,不会因为懒惰而放弃努力。
每天早起读书、健身,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。
面对困难和挑战,他们从不退缩,而是咬紧牙关,迎难而上。
他们把每一次挫折都当作成长的阶梯,在磨砺中变得更加坚强。
反观那些没本事的人,总是眼高手低,好高骛远。
他们渴望成功,却不愿意付出努力;遇到一点困难,就抱怨连天,轻易放弃。
他们把时间都浪费在无意义的社交和娱乐上,却从不花时间去提升自己。
这样的人,注定只能在原地踏步,看着别人越走越远。
1、有这3个处事心眼,没人敢不尊重你。
第一,别被“实在”表象迷惑。
有一次,小李遇到个事儿。
老张拍着胸脯跟他说:“我这个人实在得很,从来不忽悠人,咱兄弟之间,那必须讲道义!”
当时小李还挺感动,觉得这朋友靠谱。
没过几天,老张就找小李借钱,还信誓旦旦地说:“你放心,我过两个月肯定还你,利息都给你算上。”
小李一开始有点犹豫,但老张一直强调自己实在、讲道义,小李就心软了,把钱借给了他。
结果呢,两个月过去了,老张一点还钱的意思都没有。
小李去催,老张就开始找各种借口,今天说家里有事,明天说生意赔了。
小李这才反应过来,自己被老张的“实在”给忽悠了。
其实啊,生活中像老张这样的人可不少。
他们总是刻意强调自己实在、讲道义,目的就是为了让你放松警惕,好从你身上捞好处。
就像借钱这事儿,承诺越多,说明他越急着要钱,越急着要钱,往往就越无路可走。
一定得明白,很多人都是虚伪的,口不对心,说一套做一套。
他们说的时候天花乱坠,可一旦遇到利益,内心就把持不住了。
就像那句老话说的:“钱是照妖镜,也是量心尺。”
钱不但可以改变人的个性,还能让人露出本性。
所以啊,不能光听别人说什么,得看他们做什么。
他们的行动,都会跟着钱的方向改变。
以后遇到那些刻意强调自己实在、讲道义的人,得多个心眼,别轻易就被他们给忽悠了。
第二,看透利益伪装。
读者小王,刚进公司的时候,特别单纯,总是用一套标准来应对所有人。
有一次,公司有个项目,需要和不同部门的人合作。
他跟一个同事小赵合作,小赵表面上特别热情,一口一个“兄弟”,还说:“咱一起把这个项目做好,以后肯定少不了好处。”
小王听了,干劲十足,每天加班加点地工作。
可是到了分配利益的时候,小赵却变了脸。
他找各种理由,把大部分功劳都揽到了自己身上,小王只分到了一点残羹剩饭。
小王这才明白,原来小赵之前说的那些好听的话,都是为了利用他。
记住,小孩子才用简单的是非对错来判断别人,成年人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,去选择做什么、不做什么。
大多数人通常都是先在表面糊一层仁义道德的幌子,然后把利益的目的藏在里面。
就像那句网络流行语说的:“表面笑嘻嘻,心里MMP。”
就算表面上说得越好听,越是天花乱坠的,可本质还是以利益为主。
得学会看透这些伪装,根据不同的人和情况,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。
这样才能少吃点亏。
第三,人情社会的本质。
李舟有个远房亲戚,以前一直没什么出息,亲戚朋友都不太看得起他。
后来他下海经商,经过几年的打拼,事业做得风生水起。
有一次家族聚会,他开着车,穿着名牌衣服,一进家门,那些之前对他爱答不理的亲戚,都围了上来,一口一个“老板”地叫着,对他各种巴结。
他跟我说:“以前我穷的时候,没人把我当回事儿。现在我有钱了,身边全是朋友。”
这就是现实啊,你越厉害的时候,越有人锦上添花;你事业越在高峰的时候,越有人来找你合作。
人情社会的本质,说白了就是“钱权”社会。
权,代表你的社会位置,从上而下形成了一种“势”。
谁的“势”大,谁的伤害力就越大,谁就越有发言权。
如果你处在“势”的最底层,你的发言权为零,换句话说,你的话只有你自己能听见。
所以啊,得努力让自己变得强大,才能在这人情社会里,拥有更多的话语权,得到别人的尊重。
2、别对抗人性,学会借势而为。
在这世上,能经受住诱惑的人,那真是凤毛麟角。
好多人拍着胸脯保证,说自己肯定不会被诱惑,可要么就是在睁眼说瞎话,要么就是还没碰到真正能让他们动摇的诱惑。
只要筹码够大,什么底线、道德,都可能被抛到九霄云外。
“人为财死,鸟为食亡”,这才是大多数人在面对诱惑时的真实写照。
这不是在批判人性,而是现实就是如此。
与其费尽心思去对抗人性,不如学会利用这种弱点。
和人打交道,本质上就是一场利益的交换。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和需求,利用好这些,就能实现利益最大化。
就说那些天天骂特权阶级的人吧,他们真的是厌恶特权规则吗?
其实不然,他们更多的是恨自己没本事,享受不到那种特权。
“人不患寡而患不均”,我可以得不到,但看到别人拥有,心里就不平衡。
这恰恰说明,大家心里都清楚,利益才是关键。
在人际交往中,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指责别人的“不道德”,而是要洞察他们的需求,找到合作的契机。
人性就像一把双刃剑,用好了能披荆斩棘,用不好就会伤到自己。
别傻乎乎地跟人性较劲,我们要做的,就是学会驾驭这把剑,在现实中,借势而为,让自己走得更远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